2月14日凌晨00:20,在經過兩天一夜的緊急搶修后,凌湖錦苑小區、蘭花里部分居民樓終于恢復供水。經營一公司的搶修人員對施工現場及周邊路面浮冰進行清理之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
時間回到2月12日早7:00,客服中心接到報修電話,凌河區蘭花里14號樓西側人行道反水,并造成周邊路面結冰。集團立即組織人員對周邊管線進行排查,并對結冰路面進行撒鹽除冰作業。
早8:20,根據路面反水情況并結合周邊管網實際,漏點初步鎖定在蘭花里14號樓西側人行道下埋設的DN160PE管線。該管線鋪設時間較早,管線正上方后期種植了樹木,安裝了路燈,周圍還有煤氣、熱力等其它管線,不具備機械挖掘條件,只能采取人工挖掘方法。由于冬季土層較硬,且該段管線埋深較深(管壁下沿距地面約2米),經營一公司4名搶修人員分兩組輪番上陣,盡最大努力縮短搶修時間。
2月12日下午15:40,破損管線完全裸露出來,但未見漏點。搶修人員根據來水方向判斷漏點應緊鄰作業坑北側,但漏點上方有一棵直徑20公分的楊樹和一根路燈桿,無法進行大范圍開挖。在繼續嘗試向北挖掘1小時后,由于漏水導致土層松軟,為防止樹木傾倒,搶修人員對漏點上方的樹木進行了固定處理。
下午17:20,隨著氣溫逐步降低,已無法對作業坑進行有效排泥排冰水作業,加之如果繼續進行挖掘,有可能導致樹木傾倒。為保證人身安全,搶修人員決定暫停搶修工作,并臨時開啟進水閥門進行短時間供水,以緩解周圍居民的用水壓力。
晚18:00,為避免夜間溢水導致路面結冰,對過往行人車輛造成危害。搶修人員再次關閉進水閥門,開始對搶修現場及周圍路面進行清理,并在作業坑周邊設置施工圍欄、警示燈和警示帶。
2月13日早7:00,由于漏點南側作業坑已挖掘到樹木下方,不具備繼續挖掘條件,搶修人員開始在漏點北側進行新的作業坑挖掘。
下午14:20,漏點被最終確定為路燈桿和樹木之間的DN160PE管下半部發生斷裂,搶修人員決定使用修補卡具對漏點進行封堵。
下午15:30,搶修人員在路燈桿下方挖出一條剛剛能容下一人進出的坑道,在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后,搶修人員鉆進坑道內對漏點進行修補作業。
下午16:10,斷裂的DN160PE管被成功修復,凌湖錦苑小區及蘭花里14號樓周邊恢復正常供水,搶修人員開始對施工作業坑進行回填、平整。
17:00整,在回填過程中,漏點以北約1米左右位置再次出現反水,搶修人員懷疑有新的漏點產生。為避免繼續長時間停水給附近居民帶來更大的不便,搶修人員馬不停蹄,連夜進行作業。
晚23:00,DN160PE管線上的新漏點位置被最終確定。
23:50分,又經過近7小時的連續奮戰,第二個漏點也被成功修復。
2月14日早8:00,搶修人員再次回到現場,在確認無新的漏水點出現后,對兩個搶修作業坑進行了徹底的回填平整,至此歷時兩天一夜的搶修圓滿結束。
整個施工過程緊張有序,搶修人員克服天寒地凍及漏點周邊情況復雜等不利因素,爭分奪秒,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供水。這是錦水人的職責所在,也是錦水人服務理念最樸素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