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璐同報道)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母、產業之基、生態之本。而自來水是最貼近我們日常生產生活的水資源。它是供水企業將原水經過復雜的生產工藝流程,加工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產品。那么方便、干凈的自來水是怎樣流進千家萬戶,今天就讓我告訴你自來水百轉千回的不凡經歷。
我市主要供水方式是以優質淺層地下水為原水,將原水進行加壓、消毒后輸送到千家萬戶。目前,集團共有水源八座,其中,大穆水廠和百股水廠為兩座大型配水廠,市內用水主要來源于綏豐水源、博字水源、大凌河水源和華潤水源,以上四座水源均采用管井工藝抽取地下水。這些水源距市區都較遠,最近的也要十多公里,最遠的達到三、四十公里。每個水源地都建有配電室、泵房、清水池等必備供水設施,地下水資源通過潛水泵加壓提水,輸送到水源地的千噸以上的清水池,再從清水池加壓經輸水管道送到大穆、百股兩座大型配水廠,在配水廠對水進行加氯消毒處理,再一次進行加壓,由通向市內的縱橫交錯的配水管線將水輸送到各二次加壓泵站,進行最后一次加壓后將水送到用戶家中。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我市對水量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為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不斷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集團于2013年啟動了錦凌凈水廠工程項目,錦凌凈水廠是錦州市十二五期間重點民生工程,是錦州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供水項目,也是錦州市第一個地表水處理供水項目。設計供水能力25萬噸/日,占地面積250畝,總投資額5.7億元。錦凌凈水廠以錦凌水庫為水源,經取水泵站提升后送至凈水廠,經穩壓井、沉淀間、過濾間、清水池凈化后重力流輸送到市區配水管網。錦凌凈水廠的建成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水源。
無論是取淺層地下水還是以水庫地表水為原水,在整個水的生產過程中,集團都嚴把工程材料關,保證所有供水工程的衛生安全,通過加強衛生防護、定期清刷蓄水池、維修更換老舊管道等措施,對供水系統各環節進行安全監測,水質檢測中心運用先進的進口水質檢測儀器,對水源水、出廠水(即加氯消毒之后的水)、管網水、末梢水(即用戶家中的水)的15項常規指標進行日檢,每月對微生物、理化、毒理等35項常規指標進行月檢,每年枯水期、豐水期對所有采樣點60項常規與非常規指標進行年檢,確保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讓廣大市民用上優質安全的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