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7:00,錦州水務集團生產人員發現市區壓力異常,鐵路區域停水,初步判斷市區供水管網出現漏點,集團立即組織人員對沿線管網進行排查,未發現漏點。針對這種情況,調度中心人員根據管網走向和壓力變化對幾個懷疑位置的管線逐一閉閥判斷,最終發現紫明街至徐州街、延安路DN600供水管線有漏,漏失水量高達每小時1200立方米,但經現場詳細查找,仍未找到具體事故點,于是商議決定利用夜晚夜深人靜的時候接著查找,終于在13日凌晨2點05分鎖定了漏點具體位置,在廣州街路口西一排水井附近,漏水經排水井進入排水系統流走,地面并未出現滲漏現象。
發現漏點后,集團立即組織30多名搶修人員、出動鉤機3臺,12米長拖掛汽車1輛,16噸吊車1臺等工程車輛趕往現場展開搶修。由于漏點位置正處于延安路東西向的機動車道上,需要對路面進行開挖施工,馬路上來往車輛較多,路面堅硬,下方土層較厚,地下各種管道線路交錯,給挖掘帶來了難度。集團領導立即與市政、交警、電信等部門取得聯系,并得到了大力支持。終于在13日下午將作業坑挖掘完畢,滲漏點暴露出來。搶修方案為停止主管道供水,更換破損閥門及管道。停水范圍波及到鐵路、儒林公館、陽光花苑、面粉廠等管線沿線用戶。
此時,天色變暗,天空還飄起雨來,視線非常不好,這給起吊、安裝、電焊都帶來了很大困難。發電機組照亮了雨夜,冰冷的雨水拍打在搶修隊員的身上、臉上,混著汗水滴落在泥水中,齊腰的泥水早已灌進皮衩里,焊槍的火焰炙烤著他們的臉頰,寒冷的夜風從背后襲來,鐵肩挑重擔的硬漢們全然不顧這些,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早點修復漏點,盡快恢復供水,縮短用戶等待的時間和不便。大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緊張而有序,配合默契,終于在14日上午9點30分完成了搶修。連續奮戰48小時的他們,疲憊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采訪人員:生產管理部部長 李巖
管網管理公司經理 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