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末的隆冬深夜,寒風料峭,離市區十多公里外的錦凌凈水廠此時燈火通明,被月光映襯的廠區小路上,廠內調度劉海勇和幾名工作人員正在二期清水池液位計旁討論著什么,“現在液位兩米零六,七千二怎么樣?”“你什么意見?”“七千二多點吧。”“盯緊點,我先通知。”
目前,錦凌凈水廠平均日供水量23萬噸,為進一步達到節能降耗、優化生產的目標,自10月12日起,凈水廠按照集團峰谷平分時用電要求運行生產。實際上,每天的用電量高峰也是用水量高峰,要達到錯峰用電要求,就必須在谷期(22:00-次日5:00)增量蓄水和濾池反洗用電,由于一期取水泵已在最低頻率運行,調量調節只能以二期三臺設計流量為4431/h的取水泵為主,加之考慮一期、二期清水池連通存在的溢流和水位過低的問題,清水池調節范圍只能在1.5-3.5米之間,日常的調氯、調藥工作也要根據流量變化隨時調整。經過二個多月的峰谷平分時用電運行生產方式,錦凌凈水廠日均節電近三百元。

燈火明亮的凈水值班室內,只聽見沙沙的寫字聲不絕于耳,調量小組正在認真分析近兩周的液位和流量變化情況,試圖找出一些在市區改造重力流供水后的變化規律。兩個月以來,一身藍色的工作服、一支對講機、一個手電筒與他們朝夕相伴、時刻相隨。其實一開始,在面對調整峰谷平分時運行任務時,他們也毫無頭緒,只能一點點摸索,一天天積累經驗,那時他們整天吃在凈水廠、睡在值班室,連著幾天幾夜沒回過家,但沒有一個人叫苦,也沒有一個人喊累,他們用自己的艱苦努力,用自己的無私奉獻,伴一渠清水一路歡歌,為錦凌凈水廠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又見一輪旭日升起,凈水廠的瓦頂被照的金燦燦的,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挑戰,這群愿意默默奉獻的供水人“做平凡事,供優質水”的初心不變。用劉海勇的話說:“我們的根在這里,每日起始于辛勞,收獲于平淡,只希望能用我們的雙手,守護好城市供水的‘生命線’。”